一劑猛藥
關燈
小
中
大
一劑猛藥
“也正是因為阿娘,我更不能背棄我的父親。”蘇祿緋對上定康帝龍顏大怒,絲毫不怯,見他提及了母親,更是無懼地反駁,“若不是我的父親,阿娘她早就死了,也不會生下我。阿娘生下我十日後就去世了,如果不是我父親十七年視我為親女,護佑我長大,我今日也沒有機會出現陛下面前。”
涉及皇家密辛,左東闌真是想找個地縫遁走。
定康帝也知當年是他對不住胞妹在先,聽她提及了先賢王的去世一事,縱使已經心有準備,但還是不由心口發沈,有片刻眩暈。他閉著眼睛定了定心神,令左東闌退出上書房,轉而對蘇祿緋語氣緩和了些說道:“起來說話吧。”他一指書案對面她身側的椅子,“坐。說說,當年的事。”
“秦堂主說,先皇後遇刺早產,在蒼清山生下阿娘。原本以為在秦府住了十二年的調養已令她大好,沒想到她接任九方軍才一年光景,情形急轉直下,曾有醫師斷言她活不過十八九歲。”
定康帝握著扶手的指節因為用力而蒼白。這些他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知道胞妹先天不足,但從未看到她向外人展露過病弱,也從沒有想過她的病情會如此嚴重。
蘇祿緋繼續說道:“驅逐北夷為太祖夙願,北境赫青鐵騎和九方軍已經死傷數十萬,睿王叔正在前線苦苦支撐,阿娘她不能臨陣脫逃,也不能病倒在眾人面前,致軍心不穩。於是她請淺川堂前秦堂主隨軍,得其日夜守護,方才撐過北夷戰事。西域瞳山殺手於萬軍中刺殺阿娘,致她重傷,令她本就不多的生命又減短了數年。迫不得已,為了能在有生之年平定西北疆域,她反其道行之招安當時瞳山掌令之子,也就是我的父親,蘇祿碩馳,後來的掌令紅魔。她花重金收買瞳山殺手為己用,請瞳山眾徒分別入北夷、玉茲諸部刺殺敵方重臣和猛將,以此加快西征的進程。所以才有了短短四年,滅北夷王庭、納玉茲入大乾版圖的不世之功。若不是淺川堂前堂主的時時救護,藥不離身,阿娘她早就死在征西的路上了。這些在前堂主的行醫日志中都有記載,那些年的施針、用藥情況,陛下可派人前去查看。也正是因為她命不久矣,所以那些所謂謀反、圖謀皇位的罪名,才會那麽可笑。”
蘇祿緋擦了擦眼角淚水,說話的音調有些顫抖,深吸一口氣,見定康帝面露哀戚,心中冷笑不止。她手按在心口上,裝作是平穩著起伏的情緒,繼續說道:“阿娘本不欲與汙蔑她的人爭辯什麽,想在大限將至之前放縱自己一次,沒想到卻因此有了我。她的沈默忍讓沒有換來朝堂的平靜,最終得來的卻是至親至愛之人的背棄。她心灰意冷之時,是我父親提議帶她去極北之城,看一看她一直想看的刀星之象,試著過一過閑雲野鶴的日子。所以她才又撐了數月,直到生下我,心肺衰竭,不治而亡。陛下,於我父親,雖然他手下亡魂不計其數,但那都是為了大乾,絕不是什麽魔頭,瞳山與我阿娘定下過不入中原之約,瞳山不曾對大乾、對陛下做過任何悖逆之舉。”
“陛下,我們母女,虧欠父親他良多,養育之恩我更是無以為報。當初我決定歸來,也只是想將當年汙蔑阿娘的人繩之以法,效仿她對大乾、對陛下盡忠。但若因此要背棄養我、護我的父親,陛下,我做不到。”她一指門外九桃佇立的身影,“陛下,當年那柄號令十萬北境軍和九方軍的大荒扶桑劍,我已經帶來,今交歸還陛下。還請陛下明察前朝舊戚遇刺一案,還我父之清白。”
說完,她起身跪在定康帝面前,深深叩首。
定康帝強忍的淚水在她一聲一聲的“陛下”和再次叩首時滾滾落下,那句“至親至愛之人的背棄”指的不只有涼州侯,還有他,嫻真的一母胞兄。他忽略了嫻真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病弱,忽略了每次爭辯之後她的疲憊和沈默。他也沒有想到,他們今生的最後一次相談,是在激烈的爭吵中結束的。
他也終於知道,為何太皇太後會在知道嫻真留有女兒之後,選擇默默替她留好了證人證物,而不是立即將她公之於眾,接回皇家撫養。想必祖母她老人家,也對自己失望透頂,覺得自己並不能全然愛護這位孤女吧。
定康帝心情悲戚,思緒紛亂,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他需要靜靜地將此事好好梳理一下。“你先回府去吧,此事稍後再議。”
他沒有收那柄大荒扶桑劍,揮手讓蘇祿緋告退。見定康帝心思已經動搖,她沒有緊逼,俯首一禮後,退出了上書房。天已大亮,她深吸了一口氣,擡眼看了眼初秋澄明清澈的天,閉了閉因為落淚而有些酸澀的眼眸。形勢比她預想的要好一些,只是定康帝還尚存顧慮,讓這件事的結局現下還是一個未知。
她擡步走下階梯跨過花門,接她入宮時的紅頂小轎還在原處,仍是那名叫綠安的小太監,見她出來立刻躬身迎上前去。在兩側侍監挑簾之時,他避人耳目快速將一個字條塞進了蘇祿緋手中,然後笑著請蘇祿緋上轎。
轎簾落下,蘇祿緋展開字條,上面只有三個字,鴻慶閣。
蘇祿緋想起那是宮中供奉赫青祖宗牌位香火,存放所有皇室眾人畫像名冊的地方,因著先賢王將存於宗正寺的玉牒自己那頁毀去,定康帝後來命人將玉牒改存放在鴻慶閣中。而且阿娘離京前最後一次去的地方,便是去鴻慶閣為先皇和先皇後上香,順便燒了有關自己所有的典籍和畫像。
不欲探究何人提醒她鴻慶閣的特殊意義,不過確實猶如一劑猛藥,興許她可稍加利用……隨即她挑簾對綠安說道:“聽聞鴻慶閣重新掛上了先賢王的畫像,本王想去祭拜上香,有勞公公轉道,先去鴻慶閣一趟,再出宮。”隨後九桃上前將一個荷包遞了上去。
綠安諂笑著躬身回道:“哎,遵命。”手上速度極快地將那荷包攏在袖中,在前引路。
八月十六,小朝會的日子,聚集在清政殿外的群臣均是各部尚書,朝中重臣,都已聽說了傳遍鸞京的那個小道消息,寫在皇室玉牒上賢王的父親,先賢王的夫婿,是西域魔教之主,日前刺殺了前朝舊戚魏恭王的弟弟,淑太妃的兄長,翰林學士祁永達。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低聲竊竊私語道:“那當年河間、朔州太守聯合告發先賢王勾結魔教,欲顛覆朝廷謀登大寶,並非空穴來風?”
“噓,謹言慎行,此事可不是你我能隨意置喙的。”那人一直獨自佇立閉目養神的張靜山,李紹濃等人,小聲嘀咕道:“風雨欲來啊。”
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定康帝身邊的總管大太監從一側階梯來到清政殿前,眾人肅穆。總管大太監一撥拂塵,立身尖聲喝道:“聖上諭,今日朝會取消,眾卿家若有本上奏,請呈至此處。”他一指掌印太監手中的紅木托盤,傳完旨意覆而躬身恢覆了素來諂笑,“各位大人,請回吧!”
眾臣嘩然,原本以為此等大事定要在小朝會上爭執一番,而且定康帝素來勤勉極少輟朝,上一次此番情形還是先賢王遁走離京之時。莫非……眾人紛紛看向為首的張靜山和李紹濃。
只見張靜山神色淡然,躬身行禮,將袖中的一本奏折交給了掌印太監,隨後轉身離開了清政殿門前。李紹濃無本上奏,便行禮作揖後轉身離開,與他親近的朝臣也紛紛上交奏折,作揖拜別,往皇宮之外走去。而禦史中丞高琦則瞇著眼睛環顧了一圈,最後才姍姍離去。
皇後一早也聽說了這等驚人的消息,得知了定康帝與賢王在上書房內發生爭吵,連寒鴉衛首領左東闌都被趕了出來,隨後賢王離開上書房時轉道去了鴻慶閣,她失手打翻了手中的茶盞,滾熱的茶水潑濕衣裙。
十七年前,定康五年四月初四的一幕,又上演了。那是縈繞她心頭永遠的遺憾。
那時朝臣對先賢王的攻訐已經到了跪宮門逼迫聖上將其削爵下獄的地步,太皇太後接先賢王入宮伴駕,試圖庇佑一二,緩和局勢。那日先賢王來皇後的仁明殿看望太子,懿悟大長公主欲入宮拜見太皇太後,被禮王妃阻攔,二人在宮門前大吵了一架。禮王妃回護先賢王的言語非常犀利,懿悟大長公主辯駁不過,憤然回府。
但淑太妃隨後向定康帝告狀,數月的黨爭令初登帝位僅五年的年輕帝王失了分寸,他到仁明殿後,與先賢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二人最後不歡而散。雖然殿中沒有宮女、太監的侍奉,皇後曾聽說,聖上要將先賢王送入大宗正司審問。
先賢王離開仁明殿後,沒有回到太皇太後的慈章宮,而是去了鴻慶閣。皇後本以為她只是想一個人靜靜,晚些時候便會回來,沒料到她隨後出了宮。
先賢王離開仁明殿時,曾與在殿門口徘徊的皇後有過簡短交談。她不似與人剛剛爭吵過,只是面色看起來更加蒼白透明,時隔經年皇後仍然印象深刻。
對上自己擔憂的目光,她淡然笑著,將一塊玉佩塞入她的手中道:“今日要食言了,不能陪太子放紙鳶了,這塊玉佩給太子賠罪。”皇後低頭一看,那是先皇給她的白玉雕龍紋玉佩,聖上也有一塊,只不過聖上的是龍口仰首銜珠,她這一塊則是龍口俯首銜花。
她大驚,將玉佩推回,“使不得,這玉佩是先皇所賜,丹熙如何當得起姑姑如此貴重的禮物。他還小,放紙鳶而已,不急於一時。今日不成,那就改日。妹妹快收回去。”
“當得起。嫂嫂不必客氣。”說完她將玉佩塞到皇後手中,轉身離開了仁明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
“也正是因為阿娘,我更不能背棄我的父親。”蘇祿緋對上定康帝龍顏大怒,絲毫不怯,見他提及了母親,更是無懼地反駁,“若不是我的父親,阿娘她早就死了,也不會生下我。阿娘生下我十日後就去世了,如果不是我父親十七年視我為親女,護佑我長大,我今日也沒有機會出現陛下面前。”
涉及皇家密辛,左東闌真是想找個地縫遁走。
定康帝也知當年是他對不住胞妹在先,聽她提及了先賢王的去世一事,縱使已經心有準備,但還是不由心口發沈,有片刻眩暈。他閉著眼睛定了定心神,令左東闌退出上書房,轉而對蘇祿緋語氣緩和了些說道:“起來說話吧。”他一指書案對面她身側的椅子,“坐。說說,當年的事。”
“秦堂主說,先皇後遇刺早產,在蒼清山生下阿娘。原本以為在秦府住了十二年的調養已令她大好,沒想到她接任九方軍才一年光景,情形急轉直下,曾有醫師斷言她活不過十八九歲。”
定康帝握著扶手的指節因為用力而蒼白。這些他從來沒有聽說過,他知道胞妹先天不足,但從未看到她向外人展露過病弱,也從沒有想過她的病情會如此嚴重。
蘇祿緋繼續說道:“驅逐北夷為太祖夙願,北境赫青鐵騎和九方軍已經死傷數十萬,睿王叔正在前線苦苦支撐,阿娘她不能臨陣脫逃,也不能病倒在眾人面前,致軍心不穩。於是她請淺川堂前秦堂主隨軍,得其日夜守護,方才撐過北夷戰事。西域瞳山殺手於萬軍中刺殺阿娘,致她重傷,令她本就不多的生命又減短了數年。迫不得已,為了能在有生之年平定西北疆域,她反其道行之招安當時瞳山掌令之子,也就是我的父親,蘇祿碩馳,後來的掌令紅魔。她花重金收買瞳山殺手為己用,請瞳山眾徒分別入北夷、玉茲諸部刺殺敵方重臣和猛將,以此加快西征的進程。所以才有了短短四年,滅北夷王庭、納玉茲入大乾版圖的不世之功。若不是淺川堂前堂主的時時救護,藥不離身,阿娘她早就死在征西的路上了。這些在前堂主的行醫日志中都有記載,那些年的施針、用藥情況,陛下可派人前去查看。也正是因為她命不久矣,所以那些所謂謀反、圖謀皇位的罪名,才會那麽可笑。”
蘇祿緋擦了擦眼角淚水,說話的音調有些顫抖,深吸一口氣,見定康帝面露哀戚,心中冷笑不止。她手按在心口上,裝作是平穩著起伏的情緒,繼續說道:“阿娘本不欲與汙蔑她的人爭辯什麽,想在大限將至之前放縱自己一次,沒想到卻因此有了我。她的沈默忍讓沒有換來朝堂的平靜,最終得來的卻是至親至愛之人的背棄。她心灰意冷之時,是我父親提議帶她去極北之城,看一看她一直想看的刀星之象,試著過一過閑雲野鶴的日子。所以她才又撐了數月,直到生下我,心肺衰竭,不治而亡。陛下,於我父親,雖然他手下亡魂不計其數,但那都是為了大乾,絕不是什麽魔頭,瞳山與我阿娘定下過不入中原之約,瞳山不曾對大乾、對陛下做過任何悖逆之舉。”
“陛下,我們母女,虧欠父親他良多,養育之恩我更是無以為報。當初我決定歸來,也只是想將當年汙蔑阿娘的人繩之以法,效仿她對大乾、對陛下盡忠。但若因此要背棄養我、護我的父親,陛下,我做不到。”她一指門外九桃佇立的身影,“陛下,當年那柄號令十萬北境軍和九方軍的大荒扶桑劍,我已經帶來,今交歸還陛下。還請陛下明察前朝舊戚遇刺一案,還我父之清白。”
說完,她起身跪在定康帝面前,深深叩首。
定康帝強忍的淚水在她一聲一聲的“陛下”和再次叩首時滾滾落下,那句“至親至愛之人的背棄”指的不只有涼州侯,還有他,嫻真的一母胞兄。他忽略了嫻真不經意流露出來的病弱,忽略了每次爭辯之後她的疲憊和沈默。他也沒有想到,他們今生的最後一次相談,是在激烈的爭吵中結束的。
他也終於知道,為何太皇太後會在知道嫻真留有女兒之後,選擇默默替她留好了證人證物,而不是立即將她公之於眾,接回皇家撫養。想必祖母她老人家,也對自己失望透頂,覺得自己並不能全然愛護這位孤女吧。
定康帝心情悲戚,思緒紛亂,一時間也拿不定主意,他需要靜靜地將此事好好梳理一下。“你先回府去吧,此事稍後再議。”
他沒有收那柄大荒扶桑劍,揮手讓蘇祿緋告退。見定康帝心思已經動搖,她沒有緊逼,俯首一禮後,退出了上書房。天已大亮,她深吸了一口氣,擡眼看了眼初秋澄明清澈的天,閉了閉因為落淚而有些酸澀的眼眸。形勢比她預想的要好一些,只是定康帝還尚存顧慮,讓這件事的結局現下還是一個未知。
她擡步走下階梯跨過花門,接她入宮時的紅頂小轎還在原處,仍是那名叫綠安的小太監,見她出來立刻躬身迎上前去。在兩側侍監挑簾之時,他避人耳目快速將一個字條塞進了蘇祿緋手中,然後笑著請蘇祿緋上轎。
轎簾落下,蘇祿緋展開字條,上面只有三個字,鴻慶閣。
蘇祿緋想起那是宮中供奉赫青祖宗牌位香火,存放所有皇室眾人畫像名冊的地方,因著先賢王將存於宗正寺的玉牒自己那頁毀去,定康帝後來命人將玉牒改存放在鴻慶閣中。而且阿娘離京前最後一次去的地方,便是去鴻慶閣為先皇和先皇後上香,順便燒了有關自己所有的典籍和畫像。
不欲探究何人提醒她鴻慶閣的特殊意義,不過確實猶如一劑猛藥,興許她可稍加利用……隨即她挑簾對綠安說道:“聽聞鴻慶閣重新掛上了先賢王的畫像,本王想去祭拜上香,有勞公公轉道,先去鴻慶閣一趟,再出宮。”隨後九桃上前將一個荷包遞了上去。
綠安諂笑著躬身回道:“哎,遵命。”手上速度極快地將那荷包攏在袖中,在前引路。
八月十六,小朝會的日子,聚集在清政殿外的群臣均是各部尚書,朝中重臣,都已聽說了傳遍鸞京的那個小道消息,寫在皇室玉牒上賢王的父親,先賢王的夫婿,是西域魔教之主,日前刺殺了前朝舊戚魏恭王的弟弟,淑太妃的兄長,翰林學士祁永達。
眾人議論紛紛,有人低聲竊竊私語道:“那當年河間、朔州太守聯合告發先賢王勾結魔教,欲顛覆朝廷謀登大寶,並非空穴來風?”
“噓,謹言慎行,此事可不是你我能隨意置喙的。”那人一直獨自佇立閉目養神的張靜山,李紹濃等人,小聲嘀咕道:“風雨欲來啊。”
司禮監掌印太監和定康帝身邊的總管大太監從一側階梯來到清政殿前,眾人肅穆。總管大太監一撥拂塵,立身尖聲喝道:“聖上諭,今日朝會取消,眾卿家若有本上奏,請呈至此處。”他一指掌印太監手中的紅木托盤,傳完旨意覆而躬身恢覆了素來諂笑,“各位大人,請回吧!”
眾臣嘩然,原本以為此等大事定要在小朝會上爭執一番,而且定康帝素來勤勉極少輟朝,上一次此番情形還是先賢王遁走離京之時。莫非……眾人紛紛看向為首的張靜山和李紹濃。
只見張靜山神色淡然,躬身行禮,將袖中的一本奏折交給了掌印太監,隨後轉身離開了清政殿門前。李紹濃無本上奏,便行禮作揖後轉身離開,與他親近的朝臣也紛紛上交奏折,作揖拜別,往皇宮之外走去。而禦史中丞高琦則瞇著眼睛環顧了一圈,最後才姍姍離去。
皇後一早也聽說了這等驚人的消息,得知了定康帝與賢王在上書房內發生爭吵,連寒鴉衛首領左東闌都被趕了出來,隨後賢王離開上書房時轉道去了鴻慶閣,她失手打翻了手中的茶盞,滾熱的茶水潑濕衣裙。
十七年前,定康五年四月初四的一幕,又上演了。那是縈繞她心頭永遠的遺憾。
那時朝臣對先賢王的攻訐已經到了跪宮門逼迫聖上將其削爵下獄的地步,太皇太後接先賢王入宮伴駕,試圖庇佑一二,緩和局勢。那日先賢王來皇後的仁明殿看望太子,懿悟大長公主欲入宮拜見太皇太後,被禮王妃阻攔,二人在宮門前大吵了一架。禮王妃回護先賢王的言語非常犀利,懿悟大長公主辯駁不過,憤然回府。
但淑太妃隨後向定康帝告狀,數月的黨爭令初登帝位僅五年的年輕帝王失了分寸,他到仁明殿後,與先賢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二人最後不歡而散。雖然殿中沒有宮女、太監的侍奉,皇後曾聽說,聖上要將先賢王送入大宗正司審問。
先賢王離開仁明殿後,沒有回到太皇太後的慈章宮,而是去了鴻慶閣。皇後本以為她只是想一個人靜靜,晚些時候便會回來,沒料到她隨後出了宮。
先賢王離開仁明殿時,曾與在殿門口徘徊的皇後有過簡短交談。她不似與人剛剛爭吵過,只是面色看起來更加蒼白透明,時隔經年皇後仍然印象深刻。
對上自己擔憂的目光,她淡然笑著,將一塊玉佩塞入她的手中道:“今日要食言了,不能陪太子放紙鳶了,這塊玉佩給太子賠罪。”皇後低頭一看,那是先皇給她的白玉雕龍紋玉佩,聖上也有一塊,只不過聖上的是龍口仰首銜珠,她這一塊則是龍口俯首銜花。
她大驚,將玉佩推回,“使不得,這玉佩是先皇所賜,丹熙如何當得起姑姑如此貴重的禮物。他還小,放紙鳶而已,不急於一時。今日不成,那就改日。妹妹快收回去。”
“當得起。嫂嫂不必客氣。”說完她將玉佩塞到皇後手中,轉身離開了仁明殿。
本站無廣告,永久域名(danmei.twking.cc)